当前位置:首页 >> 菟葵属

南美白对虾池中下层水体及底质的改良小花荵

2022-07-22 11:13:15  京冀农业网

南美白对虾池中下层水体及底质的改良

■福建省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张水波/文    虾池中下层水体是聚毒层   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,处于塘底有毒有害物质向上浮升、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向下沉积,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形成一个特殊的层面。高密度养殖投饵多、排泄量大、藻类死亡、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、发臭、泛酸,腐败菌(弧菌或嗜水气单胞菌)大量繁殖,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,亚硝酸盐、氨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,成为原生动物、细菌、病毒的滋生地,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,又恰恰是对虾的核心生活区。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,黑鳃、黄鳃、甲壳溃疡、白浊偷死等各种对虾病害则随之而生。下面就造成虾池水质、底质变坏的原因及改良底质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,供参考与交流。    造成底质变坏的原因    1.在高密度、高投饵量、低透明度养虾模式下,大量的饲料残饵、排泄物、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沉入池底,是造成水质、底质变坏最重要的原因;大量有机质的存在为池底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培养基。    2.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,底泥发臭。水深1.5米以上的池塘仅有水车式增氧机,池塘底层溶氧会经常不足,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增加了氨氮、亚硝酸盐的释放量。    3.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,未能与池壁形成合理的角度,导致大量有机物被带到池边死角,久了容易发臭。    4.砂质池塘因砂质颗粒较大,吸附氨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,易发臭。    5.水较瘦或藻类老化的池塘,藻类光合作用差,溶氧低,导致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,底泥容易发臭。    6.藻类含量高、透明度低、水色浓的池塘,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,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,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,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。    如何判断不良底质    1.池边的角落有大量黄褐色泡沫,有异味,不易散开;黄褐色泡沫是水质变坏的表现,有异味证明已出现坏底。    2.料台脏、底部附着胶着物或黑泥。    3.池底在光照强时升起大量气泡或气雾。    4.水质变得浓稠,风吹过水面出现细密的水纹,证明水体的表面张力大。    5.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高、藻类老化或水浓后突然倒藻。    如何改良底质    1.合理安装增氧机安装增氧机时应该使水流通过池塘的各个角落,尽可能将污物带到中间排污口排出。有效促进排污的增氧机排列方法是:将增氧机与池壁形成350角,沿池壁安装,所造成的水流能将角落的污物一起带走,不留死角。    2.生物分解有机质、净化水质和底质:通过对有机质的分解,可起到抑制致病菌繁殖,减少有机质的不可控耗氧,明显改善底质和水质。用净水分解菌40~50g/亩,活化后全池泼洒,该菌种有较强的分解有机质能力,使用后可把水体和池底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。活菌在10天左右进入高峰期,之后降解能力会下降。每10天补充一次净水分解菌30~40g/亩,则整个养殖周期有机质均能得到有效控制,同时为藻类生长提供分解产生的营养盐,促进藻相、菌相的稳定。    3.选择合适时机对底部消毒:在底部有机质较多的水体,即使通过活菌分解也仍然有较多的有机质作为病源的培养基,故在中后期,根据池塘条件可7~15天对底部进行消毒,抑制致病源的繁殖。选择晴天用虾一泼灵250ml/亩,与沸石粉或白云石粉或碳酸钙粉按1∶10的比例混成小粒状全池干撒,这样即避免了对水体中上层藻类的伤害,直达底部对致病菌进行部分杀灭,同时石粉的使用有助于增加水体的硬度,对pH值的稳定有益。    4.合理改善塘底聚毒层:在养殖中后期每5~7天施用保底康250g/亩或底氧多250g/亩直接抛撒入池底,能有效激活水底界面,消除水底交汇界面所形成的聚毒层,消除生物、化学耗氧,控制塘底缺氧,从而抑制腐败菌特别是弧菌的繁殖生长,控制底部发臭、发热、泛酸,控制底质腐败及亚硝酸盐、氨氮等有害物质的超标。

扣件动静刚度测试机

接触网预埋槽道疲劳试验机

球阀压力测试机多少钱

套筒强度试验机

弹簧专用试验机供应商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